close

中國時報【馮惠宜╱台中報導】



看到受贈者因為兒子的心臟得以重生並結婚生子,罹患食道癌的陳坤山在低潮中獲得激勵;六日他與大家分享成功抗癌的故事,他說八年前忍痛捐出車禍腦死兒子的心、肝、腎時,與妻子曾經困惑迷惘,卻也在受贈者的鼓勵下勇敢抗癌;夫妻倆說「似乎看到孩子的生命,用另一種形式延續下來」。

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與台中市政府衛生局、台中榮總昨天舉辦「器官捐贈者家屬聯誼關懷活動」;來自苗栗、台中、彰化、南投以及雲林等,四十二個器官捐贈家庭共聚一堂,彼此加油打氣。

陳坤山、傅妤蓁夫婦分享自己的故事說,民國九十六年間一場車禍讓十九歲的小兒子重度昏迷腦死,傅妤蓁毅然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;她回憶因住在埔里,九二一震災後,她帶著兩個孩子做志工,目睹許多住戶家破人亡,一家人曾經討論「如果無常到來,就把有用器官捐出去。」

醫師判定腦死後,傅妤蓁捐出小兒子的心、肝、腎,成功協助四位受贈者獲得重生。夫婦倆後來卻經常夢到兒子魂不附體,數度後悔自己當時做的決定;直到去年六月,陳坤山被診斷出罹患食道癌第四期,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,他認為時日無多,向社工提出遺願,想看到兒子的器官真的「化無用為有用」。

經社工協助下,獲贈心臟的青年捎來已結婚生子的喜訊,隨後更帶著三歲的兒子到病榻鼓勵陳爸爸,小男童更直呼「陳坤山阿公」、為他加油打氣;傅妤蓁回憶,「就好像兒子的器官有了傳承」,陳坤山受到鼓舞後,勇敢面對癌症,經歷化療、放療後,如今奇蹟式痊癒。

另外,穿著粉紅色背心、登錄中心志工李淑茹,也帶著八十歲的母親參加這場活動,她同樣曾面臨十八歲兒子車禍腦死的傷痛;她回憶當時忍著椎心之痛,完成兒子遺願,將身上可用的器官全部捐贈,幫助五十名病患。走過失落,她如今成為器官登錄中心志工,化淚水為關懷,希望追隨兒子的腳步為器官捐贈盡一份心力。

文章來源: 中時電子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旅行社產業報導 的頭像
    旅行社產業報導

    旅行社產業報導

    旅行社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