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〔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/台北報導〕中國觀光客自由行六月廿八日上路,昨天已有首波三天兩夜行的中國旅客離台。旅遊業者表示,首發團目的在肩負如期啟動的任務導向,天數還未達到正常「形態」,因此首發團帶動的宣傳效益大於實際的經濟效益。



旅行業者認為,自由行代辦手續程序繁雜、賺得不多,「比帶團還累」。自由行首發團經驗凸顯「電子簽證」作業問題,是業者目前遭遇的最大難題。

康福旅行社副總楊正光表示,現行電子簽證有兩個方案,A案是由中國和台灣業者「分工」,B案則由台灣業者「全包」。台灣業者為讓自由行如期上路,都在忍受中國業者把簽證成本及作業程序「全丟給台灣」,要台灣業者吞下去。

以首發團的電子簽證為例,主要都是由台灣旅行社「印成紙本再送到中國」,作業成本全由台灣業者單方買單。移民署回應,目前簽證作業採紙本送件及電子簽證雙軌制,為反映業者心聲,已經透過海基會、海協會要求中國組團社要在七月中旬之前設置硬體設備,不排除向中國組團社表達「沒有設備就別接自由行申請案」的訴求。

移民署移民資訊組組長施明德表示,中國旅客申請大陸通行證最快七天下來,資料送到台灣作業時間大約兩天,意即利用電子簽證,中國觀光客最快可在送件後第十天抵台;相較紙本簽證,得在台灣花約五天工作時間,電子簽證的確是趨勢。

全聯會籲政府正視 下週與對岸討論

旅行公會全聯會下週將與業者到北京、上海及廈門,召開「個人遊—台灣送件流程說明會」,會中將討論電子簽證問題。業者表示,政府不要只看到中國觀光客帶來一片榮景的消費力,也要顧及業者權益。

移民署表示,到六月三十日為止,首波中國觀光客申請來台的人數總計有二百八十二件,但二十八日首發團實際抵台人數為二百七十八位,還有四位首波申請旅客可在三個月內陸續抵台。首先開放的三個城市來台人數,北京一百一十一人、上海六十八人、廈門一百零三人,分別從台北松山機場、桃園機場及台中機場抵台。施明德表示,預估七月十日前,第二波的自由行申請會送進移民署。

文章來源: 自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旅行社產業報導 的頭像
    旅行社產業報導

    旅行社產業報導

    旅行社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