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台灣地窄人稠,近幾年來風雨驟降,雖然中央治水經費編列不軟手,但中央執行治水工程似乎追不上災難的速度。
台南市政府災辦中心昨天在五點五十分宣布停課、停班台灣伴手禮,雖較其他縣市決策早,災辦中心反應相較於其他縣市,算來是警覺性高、定位準確,反應也靈敏,但仍不免引來部分民眾爭議。
宣布停班、課其實是執政者屢見不鮮的「父子騎驢」窘態。停班、課,企業界不高興;不停班、課,百姓叫苦油漆工程行。對災情的預測,猜對了,沒有掌聲;猜錯了,必定是罵聲連連。
治水的方式,中央政府應擇重點區域一次徹底解決,而不是編列一筆巨款洋酒價格查詢,再由各縣市「爭取」,往往就經費散落四處,施工四處零落。幾年下來,依舊是淹的淹沙發工廠,不淹的也淹了。
低漥地的淹水、山區的急湍土石流是不相同的治水策略;治水是基礎工程,不是表面功夫、不是活動表演,要扎實地處理才能見效果。台南市政府把治水列為優先施政計畫系統流理台,有魄力,尤其台南市是中小企業最為密集的區域,只要淹水,企業的損失大。
對台南市來說,錢的到位才是最為棘手的問題,中央政府是不是也把台南市的水患視為「紅色警戒」?恐怕這才是台南市政府與中央政府最遠的距離。(記者趙卿惠)
文章來源: 自由時報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